李旭东在心里其实是很排斥这个人的,毕竟人的名,树的影,什么样的人在圈子里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名声。
而这人在全世界的名声很差,还是不接触的好,但是他是开门做生意的,没有开门却拒绝客人的理由。
“哟,好久不见,你这是什么东西?”李旭东依旧是打了个招呼说道。
“好东西,掌柜的,这回你可得打紧了,看了,这东西绝对没有问题。”
听着他自信昂扬的语气,李旭东不由得有些好奇,开了那个盒子。
又见着一只瓷碗放在盒子正中。
一打眼儿上去,李旭东就能确定,这应该是一件老东西。
它的口径大概15厘米,碗敞口,深弧腹,圈足,碗心双圈内饰折枝牡丹,里外壁饰缠枝牡丹花,里外口沿及足墙均饰回纹。回纹两两一组,俗称对对回纹,时代特征鲜明。
不出意外这应该是,一只明洪武.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。
不过李旭东却没有直接说出来,而是看着莫文华的大舅,问道:“这东西怎么个说法?”
“这是康熙釉里红红缠枝牡丹纹碗。”他得意的说道:“这是我捡漏捡来的,价值至少这个数。”
莫文华的大舅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指笔画了个10,“10个,至少10个。”
从他的话语中,李旭东就能听出来,他是明显不懂,明清时期的瓷器。
康熙年间盛行的是青花釉里红,说法都完全错误了。
要说也该说是康熙时期的釉里红,不过康熙时期的釉里红,他的特点却十分鲜明。
乾隆的釉里红瓷多以白釉为地,在上绘纹饰,也有以冬青釉为地的器物。
那时釉里红的制作,虽然继承了雍正朝的纯熟技术,但与同时期其他官窑纹饰一样,图案纹饰趋于规范化、程式化,缺乏创新的生气。
明洪武年间的,功力是完全不到这种程度的,这功力说的不是做品工匠的功力,而是绘画技巧那种形制上的感觉。
李旭东可以确定,这不是乾隆年的釉里红,而是洪武年釉里红的原因,也是因为这个。
虽然洪武年间又李红也仅仅只是盛行一时,但是与元代相比,工艺却提高了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