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的考试科目除日语和英语之外,还有数学、日本地理、日本史、物理、无机化🙾学、博物学等6门,笔试之🂴📀外,还有口试。
对当时的周大人来说,🖗💴他在国外参加的🚿第一次考试确实太难了。
至今没有一次因成绩不好而在应考中失败的周大人,这次拿到的却是高师🛳☷🄆不予录取的通知,这👩对🇻🝳他震撼很大。
但他很🕍🈔快就调🏳🞍整了心态,全力以🜚🂱💤赴准备第二志愿一高的考试。
当时,正是日本国内以傲慢的态度对🅚🖑待中国这一风潮蔓延📙甚盛的时代,为此中国留学生对政治问题的热情越来越高,他们对日本的不满情绪也不断升温。
留学生因参加各种集会被日本警方带走的事时有发⚒🐵生。
为了表示抗🃋🖋👃议,留学生们开始了大规模的集体回国运动。
周大人一边准备参加入学考试,一边🅚🖑却🚿积极地参加⚒🐵中国留学生团体‘新中学会’的各种活动。
其结果是,被政🍲🞻治形势左右的周大人很难集中精力准备考试。
同年7月,周大人🂾🔙🀿参加了一高的考🜅试,但仍然未🄤能通过。
留学日本10个月,始终在经济上处于穷困状态的周大人,因接连不断🈩的🛳☷🄆败北,而对未来充满了迷惘和惆怅。
1918年7月下旬,周大人短暂回🅚🖑国,9月初🄤又返回日本🛧🞴。
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,他一边苦苦思索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,一🝞🌕⚧边🜥🄑☝仔细观察日本各地发生的‘米骚动’的动向,全力搜集有关俄国革新的消息,而没能专心致志地准备考试。
从忠实记录了他的留学活动的《旅日日记》来看,在9月4日周大人返回东京以后的日记中,没有一项关于复习考试的记述。
其中连续几个月都是一个字没有的🜅空白页,12月23日他干😰🅁脆🝞🌕⚧搁笔,停止写日记,不再把自己的想法和活动写在日记中了。
1919年3月,他得🖗💴到母校南开学校将设立大学部(的消息。
这时,周大人也许已经认识到,即使这样一直在日本待下去,考入国立大学的可能🙾性也不是很大,成为官费留学生也不太可能,于是他毫不留恋,毅然决定离开日本,报考南开学校大学部。
同年4月,21岁的周大人离开东京踏上了归国的旅程,途经京都时,他找到了♽🍼🍙在东京第三高👩等学校——简称三高,后为京都大学就读的同学,与他们共同游览了岚⚗👠山和圆山公园,吟诗数首,表达了自己非常复杂的心情。
他自己在回忆留学日本的生活时🜚🂱💤也不禁感叹“浪荡年余,忽又以落第返国图他兴”。
而这砚🕍🈔台上的诗就是当年周大人在第一次🗓🛈🚖东渡脚🄤盆的时候创作的……